胡忠贵,地球科学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教10年间,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践行学校“三尊”办学理念。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沉积岩与沉积相》、《层序地层学》、《油气地质前沿》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沉积岩石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之一。除了认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适时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及时了解学生想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向教学名师学习,吸取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教研项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和专业认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目前参与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副主编/参编教材3部。作为报告编写人参与了2016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和2019年资源勘查工程认证复评工作,参与的资源勘查工程认证工作小组获评2016年“温暖长大人物”。
改变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教,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工程认证和审核评估要求,教学目标上“夯实基础概念,掌握经典理论,初具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上围绕“教、学、用”的思路贯穿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拓展知识体系、注重能力培养”为教学理念,采用理论教学、课堂、课后习题与课堂研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图1),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制定了量化考核标准和持续改进机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科研中典型的实例应用到教学中来,加强课堂讨论,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课堂既然不能完全杜绝手机,那就充分利用手机来辅助学习,利用手机下载的“微助教APP”辅助教学(图1),充分利用其考勤、答疑、课内答题测试、提问点答、讨论、课件上传查阅复习等功能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即可以管理课堂,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专注力。此外,课堂教学中穿插课堂讨论和分组多媒体研讨、教学视频,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积极支持和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每年坚持指导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已指导8项),并资助有兴趣参与科研的学生从事基础科研实践(资助2项),每年坚持带学生开展野外剖面考察,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几年来,分别带领大创小组成员前往重庆、咸宁、宜昌等地实地开展科研实践。以现有的科研实验室为平台,让参与大创项目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走进实验室,参与选样、制样、上机操作等,掌握高端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图2)。
积极响应大学生导师制度,切实贯彻学校导师制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自从导师制实行一年多来,坚持不定期通过面对面、QQ等工具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交流当前行业形势和学科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如带的2018级的一位同学在交流中对科研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根据其专业学习状况,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安排其参与科研的一些基础工作,培养其基础的科研素养,也增加了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刻苦钻研,将科研实践及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它横向协作项目10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篇,其他合作发表论文60余篇。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在南方碳酸盐岩礁滩储层、古岩溶储层、白云岩成因及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与区带预测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科研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科研素材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中理论方法,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应用实例,改善了教学效果。